30
2021
-
07
转变农业发展方式加快发展现代农业
农业现代化是我国农业发展的根本方向。
农业现代化是我国农业发展的根本方向。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进入新世纪以来,我国现代农业建设取得了长足发展,农业现代化水平显著提高。当前,我国正处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现代化的关键时期。加快发展现代农业,推进农业现代化建设,是现实和历史的重大任务。
(一) 随着我国经济进入新常态,改革进入深水区,经济社会发展进入新阶段,农业发展的环境条件和内在动力正在发生深刻变化,而依靠转变农业发展方式推进农业现代化的要求更加迫切。
第一,应对我国农业发展面临的诸多挑战,必须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近年来,我国农业现代化进程加快,但各种风险和结构性矛盾也在不断积累和聚集。例如,农业资源紧张和农业环境恶化的制约日益突出; 农村劳动力就业结构变化的挑战日益突出; 农业生产结构失衡的问题日益突出;农业比较效益低下和国内外农产品价格倒挂的矛盾日益突出。这些矛盾和问题可能不是短期内出现的暂时现象,都具有明显的阶段性特征。解决上述矛盾和问题,必须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
二是提高农业发展质量和效益,迫切需要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近年来,我国农业虽然保持了增粮增收的良好势头,但数量与质量、总量与结构、投入与产出、成本与效益、生产与环境、当前与长远等矛盾也日益突出。从总体上看,我国农业发展的方式仍然是传统与现代并存。只有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才能提高农业的产业质量、发展质量和经营效益,使农业成为有前途、有吸引力的产业。
第三,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仍然面临难得的机遇和有利条件。第一,当前我国主要农产品供应充足,为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提供了保障。第二,国家粮食安全新战略的全面实施,为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留下了空间。三是居民农产品消费结构转型升级,为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增添了动力。四是国际农产品市场供给充足,为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提供了条件。目前,全球粮食市场供需形势普遍超过生产,大宗农产品消费比处于历史最高水平。这为更好地统筹利用国内外两种资源和市场提供了现实可能性和操作空间。
(二) 推动我国农业发展方式转变,必须坚持以改革为动力,以科技为引领,以法治为保障。在这一过程中,要根据市场需求变化和资源禀赋特点,科学确定主要农产品的自给水平、生产优先和区域布局。在确保 “粮食基本自给、口粮绝对安全” 的前提下,不断优化种养结构。产品结构、区域结构。
一是要更加注重提高粮食生产能力,挖掘粮食生产潜力。推进农业现代化,必须坚持把保障国家粮食安全作为首要任务。一方面,稳定粮食生产是前提。要时刻绷紧粮食安全这根弦,把饭碗牢牢端在自己手中。必须保留最基本和最重要的谷物和口粮。在此前提下,棉油、糖、 “菜篮子” 等重要农产品的生产必须协调。要坚持数量、质量、效益并重,实现更加均衡全面的发展。另一方面,提高粮食生产能力是根本。要坚持 “一稳两保” 的基本要求,稳定粮食播种面积特别是粮食播种面积,保护和调动农民务农种粮和主产区政府以农业和粮食为重点的积极性。
二要更加重视农产品质量安全,提高食品质量安全水平。现代农业首先是优质安全的农业。要让消费者吃得好、吃得安全,坚持 “生产” 和 “管理出去” 两手抓。一方面,大力推进标准化生产。要持续推进园艺作物标准化生产、畜禽标准化规模养殖、水产健康养殖,加强源头治理,规范生产流程,努力打造一大批标准化农业生产基地和农产品知名品牌。另一方面,不断加强食品安全监管。要按照中央的部署和要求,抓紧完善农产品质量安全标准体系和监测评价体系,启动追溯管理信息平台建设,健全监管机构和监管机制,加大综合执法和专项整治力度,全面提高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
三要更加注重农业技术和管理方式的创新,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一是推进农业科技创新。加快选育高产稳产,优质高效的新品种,推进农机农艺融合,加强农业农村人才培养,提高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和农业设施装备水平,提高农业生产效率和经营效益。二是构建新型农业经营体系。坚持家庭经营的基础性地位,推动家庭经营、集体经营、合作经营、企业经营等多种经营方式共同发展,培育种植大户、家庭农场、合作社、龙头企业等新型经营主体,建立健全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三是发展农业适度规模经营。要坚持适度规模经营的发展方向,促进土地经营权有序规范流转,提高规模经营效益。四是提高农产品加工流通效率。
第四,必须更加重视农业资源的环境保护,实现农业的可持续发展。一方面,要切实加大耕地、水、草、水域、滩涂保护力度,坚决落实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和集约节约用地制度,发展生态循环农业,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另一方面,要加强对农业环境突出问题的治理,加大水土治理力度,降低农地开发利用强度,推广农业节本增效技术,严格控制农业投入品滥用,净化和恢复农产品的生产环境。
五是要更加注重适应市场需求和资源条件,进一步推进农业结构调整。发展现代农业必须适应市场变化,满足市场需求。必须立足资源禀赋,充分发挥比较优势,通过进一步优化农业区域布局、优化种养业结构、发展农业多种功能,促进农业结构调整。
同时,要更加注重利用两个市场、两种资源,提高农产品市场竞争力。不仅要扩大农业对外开放,而且要着力构建农业对外开放的政策体系。要抓住 “一带一路” 建设的重大战略机遇,积极参与国际农业竞争与合作。
下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