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

2021

-

07

临时储备降价对玉米市场有利吗?


近期玉米市场,今年临储收购价将大幅下调的传闻甚嚣尘上,传闻已从前期的200元/吨下调至近期的400元/吨。

近期的玉米市场,今年临储收购价格将大幅下调的传言甚嚣尘上,传言已从前期的200元/吨下调至近期的400元/吨。市场对临时储备价格大幅下调的态度喜忧参半。基本上大家都认为,临储收购价格大幅降低后,除了伤及农民外,对整个玉米市场乃至国家都有利。真的是这样吗??
国: 暂存存货的无形折旧目前,国内临储玉米库存在1.5亿吨左右。如果国内玉米市场价格下降200-400元/吨,库存玉米的价值将无形中下降300-600亿元。如此大的库存水平,国家有迫切的去库存需求。按照此前国家玉米拍卖销售一直保持平稳价格的原则,目前国家拍卖的玉米起拍价至少是临储玉米的成本价。今年的临储拍卖成交率一直较低,这也是由于起拍价高于玉米现货价所致。目前拍卖玉米到货成本在2500元/吨以上,比现货价格高出100元/吨。如果临储采购价格下降200-400元/吨,现货市场的跌幅将更大。国家如何有效消耗临时存储库存?唯一的办法是增加对参与公司的补贴,以吸引公司参与拍卖。补贴金额至少要达到500元/吨才有价格优势。这样,国家每1000万吨玉米出库就需要50亿。国家财政压力并没有减轻人民币的成本。
农民: 种粮的积极性会受挫。今年的国家一号文件明确提出,继续完善重要农产品临时收储政策。给农民和市场的信号是继续进行玉米临时收储和收储,没有给出降低收购价的信号。在农民认为有政策支持、有稳定种植收益的情况下,选择种植玉米,今年玉米种植面积仍在稳步增加。如果由于大幅度的政策调整导致价格大幅下跌,农民收入的损失将极大地挫伤农民的种粮积极性。今年,中国东北辽吉地区的大规模干旱导致一些地块的玉米减产。如果农民不能再得到合理的补偿,将不利于国内粮食生产的安全。特别是近年来国家大力扶持的种粮大户、家庭农场、农民专业合作社。这些谷物种植者都在承包土地种植谷物,可能遭受更大的损失。如果农民和合作社种粮积极性下降,大面积的农民弃荒进城打工,长此下去,中国粮食生产安全的风险就会明显增加。
交易员: 操作难度相应增加。从今年的市场情况来看,在市场流动性较强的情况下,市场为买方市场,采购企业普遍库存较低,市场活跃度有所下降。如果临时准备金价格大幅下降,市场预期流动性过剩,现货价格大幅下跌。市场上将会有更多的交易员和公司在场外观望。俗话说,“买涨不买跌”,在市场价格的底部是个未知数。在这种情况下,交易者赚取贸易差价的难度将会增加。
企业: 成本和利润不一定同步。虽然玉米价格大幅下跌有助于饲料企业和玉米深加工企业降低原料成本,但这并不是企业利润改善的来源。原材料成本的下降并不一定能使企业获得更多的收益。当前饲料企业利润的下降,更多是由于国内经济增速放缓,以及国家的反腐倡廉政策,导致社会对畜产品的需求总量下降。即使玉米价格大幅下跌,在终端消费没有好转的前提下,饲料企业的盈利水平仍难以提高。不考虑产品压缩,玉米深加工企业习惯于参考现货采购价格来制定产品价格。如果玉米价格持续上涨,公司产品价格将持续上涨。由于市场原材料是在前期采购的,成本低于现货价格。因此,企业的生产利润可以得到保证。但如果玉米价格长期维持低位,那么下游收购企业也会随需回暖,深加工企业将长期处于亏损状态。因此,国家还需要通过刺激消费、引导种植结构调整等措施,逐步引导市场供求结构调整,促进我国食品工业的健康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