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
2021
-
07
今年玉米收储政策或提前公布
在今年的玉米市场上,一波又一波关于临储政策的负面传闻,重创了行业人员脆弱的精神屏障。
在今年的玉米市场上,一波又一波关于临储政策的负面传闻,重创了行业人员脆弱的精神屏障。一时间,市场充满看空气氛,行业信心受到打压,从业者一片恐慌。临时储备的购买价格急剧下降,种植者受到的影响最大。在当前种植成本高企的情况下,加上预期因旱减产,种植户收入将大幅下降,甚至亏损; 所有用粮企业预计将大幅降低临储价格,收购积极性下降,他们的目光更多地集中在新谷物的推出上。现阶段,在当前消费疲软的情况下,对玉米市场的影响可以说是雪上加霜; 而反映在期货市场上,远月合约大幅下修,长期在低位区间盘整。
要确保收入,从目前的情况来看,在临储政策的实施中,农民从粮食增产和粮价上涨中获得了比较好的效益,但这也增加了粮食生产中的种植成本,其中最重要的是土地租金成本,劳动力成本和其他成本也在逐渐增加。种植成本的增加缩小了农民承受价格下跌的空间。如果出现其他因素,则该空间将更小。今年就是一个例子。今年东北大部分产区都出现了多年未见的干旱。发生早、持续时间长、影响大是今年旱情的主要特点。当前“临储大幅降价” 的负面传言,已经为很多养殖户所知晓。提前出台利好临储政策,有助于在新粮上市前给农民吃下“定心丸”,不会受到利空消息和政策的影响。为时已晚,给一些农民造成了损失。
为确保粮食质量,临时玉米收储的收购已实施较晚。虽然个别年份的政策出台较早,但最终收购的时间基本上推迟到12月。10月,中国东北的玉米开始陆续上市。由于东北地区粮食种植面积大、产量高、收储难度大,在进行临储收购前,出现坏粮的风险相对较高,霉变率随着时间的推移逐渐增大。临时存储收购开始后,总体粮食质量明显下降。这也是近年来仓库中临时存放大量劣质谷物的原因。提前启动临储收购,不仅能让农民把好粮卖个好价钱,还能为国家提供更多优质粮源。因此,今年的临储政策可能不仅会提前公布,收购的实施也可能会提前启动。
上一条
下一个
上一条
下一个